Appearance
浮生若梦——高中
我还记得自己高考考完生物后除去放假的激动后的心情——十分平静,算是对我的高中生涯的一个总结。
刚入高中的时候我是抱着要承受炼狱之苦的想法的,网上好多人都说高中是监狱,是应试教育构建的牢笼......我也看到了一些人因为高考焦虑至极,听到有的人因为临时成绩好骄傲自满然后马上成绩一落千丈......高中真的好可怕,我的畏惧恰如小学三年级的我看见一个六年级学姐因为认定自己考不上初中而蜷在教室外哭哭啼啼,恰如初二生地会考看到“X天磨一剑......就往死里学”的标语。
可是,我发现自己似乎对这些标语无感。初中倒还好,我在初二那几十天还算努力,但是进入高中后,我的努力程度却奇怪地随着时间慢慢下降了。 新高一(初三下学期直升)时期的我还算努力,那时候我还在玩Win32+LegacyOpenGL,对现代OpenGL的认知也只是我买的一本书,恰逢那个时候我受3B1B激励在做一个FourierTransform项目,于是我便在中午午休,在课间都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班主任许老师询问题目。有些问题甚至比较抽象:我通过欧拉公式知道了复数与旋转的关系,那么旋转i角度最后变成的是一个实数运算结果也有意义,那么这个旋转i角度的几何上是怎么操作的呢?尽管许老师也不会,但是我们两个还是讨论得蛮欢。之后学习三角函数,我甚至不满足于传统的列方程组解phi和theta求omega的方法而自己观察omega对sinx的缩放实际上可以变换成坐标系的缩放,如此以来我只需要在坐标系上标记此处的坐标值便实现了缩放而不需要重绘,这种方法对于那类题目可以说奇效,不熟练的人都可以1分钟解完。高一的我还有好多热情,好多点子,包括物理IBL和差积的关系等等。
但是到了高二上学期后,我开始感到高中生活似乎比较无聊。由于我们班级(火箭班)蛮自由,班级的自习课也多,同时每个人都在教室两侧有一个自己搭的书架子,于是几乎每节自习课我都跑后面去了,可能在看上面琳琅满目的味同嚼蜡的书中可能存在的有趣小故事,也可能就是缓慢地翘着凳子模拟荡秋千,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在装饰自己的架子。比如在一节音乐课我们体验了竹竿舞,结束后我看到了一块裂成两半的长度刚好于是我便把它带回了教室,用小刀慢慢的把棱角切圆,把倒刺挂掉,再把它们固定在我架子的两角,然后又拿路上捡到的死去的爬山虎做了个临时装饰。11月份我接触到了滴胶,于是我的自习课大部分时间便捣鼓滴胶去了,最后还真的有了点收获,不过主要还是我获得了创作的快乐(此前的创作都只是我的涂鸦作品或者是随口哼的小曲儿)。
最后,为了给一个朋友做生日礼物,我开始在学校收集原材料,慢慢地做出一个作品。
143ee103ae9c986470644325212bba28deca62b1644d818365f3ffd80a5357150f391848c0dae07e642c958f6e6a963f46d671d6d5698ff66c723a25e115626e4216767f21b11b72685f6618236bcfb6299f1f28bed081eaee246c6dce921a9e82bcfc188d6825ce2baf70a0f06ec5d4于是我的作品草草送给了朋友,人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向了远方。
4df76fd8b8bedcde03c91db377d7a9a698b157c7059ad736cdedda5c26ebb6f8160afdb161070aecb9467fc912757af9d9ceed634b05d5f27c42e5cb9cc2aadc69d92ab0ab4f0e8c321abe12ba5762151a04f6ec96aed73235b75c11e45824ac81f8b6cdee6ae75b93027c4a225cc39b2c5050a2b896a6616e13f783fecc8724eb9ec9865cbecbb520d79dfe2cac1ffe164c60f3f80b2234eda5e7cdf119f1ff火箭班一样只有私底下小群体的讨论(夸张点说,讨论非学习内容的估计只有以为为大致中心的10几个人的小圈子了)。
但是失去了原先的稳定社交,我还是很孤独,心灵上的孤独。所以我尝试了运动。我开始每天晚上去操场跑步,有段时间可能断了几天或者几个月,但是大部分晚上或者有的中午我都会在操场上跑步或者做引体向上。
我才发现自己迷上运动了。但是运动一点也不轻松,当我开始尝试2400m 3000m 甚至 4000m 时,运动的后半程实际上我都处于痛苦之中,但是那个时候我却又能坚持了,我会慢下来一点,大口呼吸,然后呼喊自己的名字,说“坚持,只有XXm了,你能行的”。运动完之后,身体虽疲惫,但我的精神却和那些吸了冰的人一样十分畅快且亢奋。姑且让我把运动叫成“不会上瘾”的“毒品”吧。
59bd81f5517bd2553a2125e2ed492c5e8d10b16f37918cd94d278804cac68e03a8fb511cfb8c2fc1bcc38d56f8e0b40192327ab2b6fc7e4fc59df2ec5da80b0282a92429d79fc097ba6afff956efd300e61a556e0a4d7bc157ac2f42d9c59464b7e6b0ec61b9197ef2b234dc1d629352f6bd8369ccdf511f226aa3f6f9a3cdb153ecdf9b8a9f0080b9a5ff779294eb85e6a524aa11960cf04136ef35a2158b81104a0436ea243aa0edeb374e3023c60d6d59a3ce645ca32636c3c7f2ca6e9fefb49da43b4f8cbac21d26ea677081b54f728d6fd2200c6b17a894e5ff3b9c0759e6b199feda1f271222d4472e8ebc7c87555a0abdf0b06c477c5b5bbe437d53c46206f5021b979034e843fe71fd99cd3372978f7969196a471b998b45f744ee3726942838685890b8b880c854799f3b7e4645ae630cd2379bbf277dcf59a8bc2122186cc89d5b8362511ed484bffda598e2147f33c37cb1e7d284bbb8f923922a
44fdebb139b3fd553ec86080d7970876510b8e258b4ba4a0a867f89aa009ab6ef405f74b19d48f2f15b76bcdbfc022c9晚自习我便有点坐不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固定时间去“上厕所”,然后慢悠悠地在漆黑与明亮交错的学校里面漫游,嘴巴里自言自语着自己对当前的编程项目的计划抑或是自己的哲学思考。游荡完了后我也不一定写作业,而是做起了我a3c3134e1fd63c228ccb5f581519537828aed3c8c8ea04d313d327febf2d7b7a发现的第二个宝藏——写随笔或者日记。一年半,我的文章从高一的专注于技术变成了专注于日常、哲学思考与诗歌(技术内容也没少很多,这相当于我写文章的频率大幅上升);一年半,写了300多面活页纸。不过有的时候我实在没兴趣了,我便会发呆幻想,从幻想中汲取欢愉。到了晚上后,倘若我有手机,我便会在番茄小说上偷偷听小说,一听听到凌晨两三点。我记得有段时间我连续这么干了一个月,整个人都萎靡了不少,后面手机给我妈了,于是我的健康作息又回来了(除了周六晚上),我甚至可以做到自己想睡多久睡多久(超过24h的没试过)。
高三上学期,5f816aec87d937d1b9b58fb6dbecf0b072127c4690f4cf1ce70f7d7dd7388817图书馆开门了,于是我又爱上了去读书馆借书看,看的内容多为记录,比如《在午夜前到达》《若有心,处处皆钟南山》,我又自己买了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兄弟》《许三观卖血记》,花了十几个个自习兴致勃勃地读完了,然后意犹未尽地感叹。
到了高三下学期,图书馆不对我们开放了,在周一到周六我便把重心放回了学校的电脑,下课或者午休便去捣鼓,周六晚上我在寝室里面玩自己的电脑去了,一玩玩到凌晨一两点,尽管明天下午还要去自习,我会在白天不省人事,我还是乐此不疲。
让我印象深刻的凌晨经历可能就是parsec+云电脑体验自己电脑体验不到的光影版minecraft,从对linux一无所知到最后我的主盘被我换成archlinux,以及在Minecraft 3C3U无政府服务器那常常熬到三点甚至通宵玩的爽感与疲惫感。
高考前两个星期,手机电脑都给妈妈封存了,我耐不住寂寞买了个mp3,在班级电脑下下载一堆音频听听听。我的逃晚自习的频率也大幅上升,我甚至迟到了第二节晚自习就为了把自己的4000m跑完(第一节晚自习下课只有10min,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去操场决定来个4km),仿佛我已经成为了班级的局外人。
最后便是高考了,不同于中考考政治时我的极度紧张(由于政治是临时背的,我对自己很没有信息),我在语数英物化生都出奇地平静,只在发卷前略微紧张,我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模式——我对与焦虑的内容很健忘,我的大脑是一种浆糊的空白,那三天便在考试和打羽毛球中很快逝去了。
我们集合在教室,宣布了些事项,解散了,人们东西南北飞,青春就这么散了。
如今我在军训,现在是9月份,我才发现3个月也这么快消失了。
后记I
在高考前两个月,我翘了两节晚自习回寝室,随便翻自己下载的小电影,然后尝试看《超脱》,于是《超脱》成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我从头无快进甚至还倒回看的电影。
我现在的感受,恰如亨特在电影结尾,读着《厄舍府的倒塌》,看着一切逝去......
*There's a sinking,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
后记II
他们都说我努力起来能上清北,此言可能真的非虚,我高考离清北也就11分,如果我把三年奉献给学习这11分确实不在话下,但是我终究没有这么做。现在终局已定,我到了我喜欢的专业,不禁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高中生活与结果这样,挺好。
2025-9-19(电子稿写于2025/9/25)
Cheers!